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黄鹤楼 [ 唐 ]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绿树分明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暮色渐渐漫起,哪里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赏析:诗的前四句讲的是作者对仙人已去的寂寥之感,后四句写出了俗人眼下的惆怅,对比明显,读诗之后,情感更是令人油然而生。
据说李白游历黄鹤楼时,见到此诗,深深被作者的才华所折服,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特意仿此诗,写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 宋朝文学评论家严沧浪也对此诗赞不绝口,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
背景:因为仕途不顺,崔颢纵情于声色,这段时期他的作品大多写闺情,诗风比较浮华艳丽。后来在外游历,作品逐渐偏向于边塞,诗风也渐渐变得雄浑奔放。这首《黄鹤楼》是他在游历武昌时所做。
作者简介: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原籍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县),出身"博陵崔氏",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天资聪颖,19岁便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崔颢曾担任许州扶沟县尉,但他仕途并不顺利,官位一直不显。心灰意冷之下,崔颢辞官游历天下。后来在天宝九载前后,崔颢重新进入仕途,担任监察御史,官至司勋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