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1905年,于右任、邵力子等原震旦公学学生脱离震旦,拥戴马相伯在吴淞创办复旦公学,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校名撷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卿云烂兮,纠缦缦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两句中的"复旦"二字,本义是追求光明,寓含自主办学、复兴中华之意。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复旦部分师生在吴南轩校长带领下,内迁重庆北碚(渝校)。1941年增设农学院。1942年,由私立改为国立复旦大学。1946年夏,渝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与沪校合并。
2000年4月27日,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有直属院(系)30个,有本科专业70个,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包括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17个学科进入ESI 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入前1‰。
理科最好专业:数学、物理、化学、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软件、生命科学、医学等。
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46人。历史学、管理学、哲学、理学、经济学实力超群,被称为南方小北大。
知名校友:李岚清、陈至立、朱民、韩启德等
地址: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复旦大学网址:https://www.fudan.edu.cn/
招生电话:021-55666668
乘车路线:公交车:59路, 118路, 133路, 139路, 140路, 168路, 329路, 405路, 812路, 850路, 854路, 942路, 966路, 991路
校训: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1915年,为纪念复旦创校十周年,时任校长李登辉组织国文系教授商议并最终由马相伯老校长选定复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校训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校徽:题名繁体中文"复旦大学"由毛泽东主席题写。徽志为正圆形,内圈正中为小篆繁体中文"复旦"字样,内外圈间为复旦大学英文名称"FUDAN UNIVERSITY"以及建校年份"1905"。
设计整体以天圆地方之结构,寓意与复旦融天地之气、博大精深;
主体沿用原篆体"复旦"篆刻体来表示悠悠历史、世代传承,给复旦学子们亲切感拉近距离;
标志将蕴涵在篆体"复旦"中的"100"字样,以红色渲染,凸现出百年历史为特殊含义和走过风雨沧桑的路,中心图形又似"旦复旦兮"。
轶闻:
2024年5月21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成立"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2022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批了心、肝、肾器官移植资质。2022年12月,该院成功开展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