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同济大学的前身是1907年德国医生埃里希·宝隆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翌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同济"当时寓意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同济"二字从德语"Deutsch(德意志)"在上海话的谐音而来,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与同济德文工学堂合并,更名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22年,迁往吴淞镇。1924年5月20日,教育部批准同济医科为大学。每年的5月20日定为校庆日。1927年成为国立同济大学。
1996年7月,原上海建材工业学院和上海城建学院并入。2000年,原上海铁道大学与同济大学合并,同时成立新的同济大学医学院,重建医科。2003年11月,原上海航空工业学校划归同济大学。2004年9月,嘉定校区启用。
有四平路(主校区)、嘉定、沪西、沪北和海外校区(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托斯卡纳大区)。有38个学院和二级办学机构,7家附属医院。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学科保持全国首位,城市规划独步天下。
王牌专业:土木、建筑、车辆工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
知名校友:乔石、贝时璋、裘法祖、朱家骅、李国豪等。
地址:四平路校区(主校区):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
招生电话:021-65982643
乘车路线:上海火车站乘地铁4号线,经2站到海伦路站。步行130米换乘10号线 ,经3站到同济大学站,步行150米到达同济大学。
校训:同舟共济
校徽:由书法学会名誉会长舒同亲笔题写的“同济大学”。中文居上,表明主体性;英文居下,表明国际性。
在标志中加1907,表明建校年代;前进的龙舟,象征历史沿革的进程。
标志的文字:以“同济”两字为核心;标志的图案:三人划龙舟;昭示着目标:三人成众,同舟共济,向着一流目标奋力拼搏;昭示着精神:同新砥砺,同窗求索,为振兴中华而读书;济愚扶弱,济世兴邦,为富国强民而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