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为现名。
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及鲁迅、胡适等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
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设有人文、理学、社会科学、信息与工程、医学5个学部,62个直属院系,涵盖除军事、农业外所有学科门类。19个学科进入ESI前1%,进入ESI前1‰的学科5个,分别是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物理学。
王牌专业:经济学类、法学、生物科学、元培实验班。
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
知名校友: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邓中夏、张太雷、高君宇、何孟雄、范鸿劼、黄日葵、孙炳文、钱壮飞赵九章、郭永、 钱三强、彭桓武、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邓稼先、朱光亚、于敏、周光召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
北京大学网址:https://www.pku.edu.cn/
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010-62751407
乘车路线:在西站下火车,从西站北广场往北走十来分钟,到地铁军事博物馆站乘坐地铁4号线在北京大学东门站下车A口出。
校训:爱国、进步、科学、民主
校徽:北京大学校徽是由鲁迅先生在1917年应时任校长蔡元培之邀而设计的。其造型是中国传统的瓦当形象,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两字为主体,上下排列,左右对称,构成一个圆形。上面的“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下面的“大”字则构成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这样就形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也突出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2007年,北京大学在鲁迅先生设计的校徽图案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修正和规范,在原有校徽外圈增添了套环,外环上方是大写的北京大学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下方是建校时间“1898”字样,并确定了特定色值的红色为标准色,且将其命名为“北大红”。
轶闻:
2023年6月12日至13日,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率代表团出访日本。在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龚旗煌与理事长五神真续签了战略合作协议。
2023年4月,北京大学日本定向培养“亚洲未来领袖”,每人高达25000美元的奖学金只有北大的日本留学生才有资格申请。“未来领袖奖学金”项目由香港百贤教育基金会、百贤亚洲研究院捐资设立。
2021年9至2023年7月,国乒大满贯得主丁宁在北大就读,获体育硕士学位。 2024年4月2日,王楚钦被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硕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