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东北师范大学的前身是东北大学。1946年,东北局指示著名作家舒群创办东北公学。不久,改名东北大学,任命张学思兼任校长,校址设于本溪。1946年,撤至北满根据地佳木斯市。1946年8月,张如心率延安大学和华北联合大学百余名教师、干部到哈尔滨市,加入东北大学。1948年7月,迁往吉林市,与吉林大学合并,定名东北大学。1949年2月,长春大学、沈阳东北大学、长白师范学院文、理、法三个学院及先修班教职员与学生,合并到东北大学。1949年7月,迁到长春市。1950年4月,易名东北师范大学。1958年10月,更名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8月, 恢复东北师范大学校名。
有自由校区、净月校区2个校区。23个学院,78个本科专业。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植物与动物学、数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ESI1%。
知名校友:郝水、吕远、杨公骥、李坚柔、张虹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人民大街5268号
网址:http://www.nenu.edu.cn/
乘车路线:长春火车站乘66路,经9站, 到自由大路站。步行80米,到东北师范大学。
校训:勤奋创新、为人师表
为人师表是对每个学子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人格、道德和职业操守要求。
校徽:以原东北师范大学标识的“笔尖”、“五星”、“书籍”为基本要素重新组构。标识底部,三个递进的萌芽造型,象征中小学教育,寓意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与。标识中部,是一本展开的书籍,象征知识与文化的教育及传承,舒展的V形造型,与英文victory第一字母同构,寓意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性。标识上部,与展开的书籍V形造型相适合,构成向上拓展的笔尖造型,象征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进取精神。标识色彩:蓝色象征世界的本源色、希望色,寓意无限、理想与永恒。 白色象征纯洁、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