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共20题,每题1分。)
1.某煤业集团为了避免高温、高湿气候环境损害职工的身体健康,对其下属的甲、乙、丙、丁4个矿井了矿井气候条件测定,其结果见下表。
采煤工作面空气温度℃: 甲27,乙25,丙26,丁28。机电硐室空气温度℃: 甲29,乙30,丙28,丁27。
必须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并给予高温补贴的矿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丁 D. 乙、丁
2.某矿井一采区的无分支独立进风巷1被均匀的分为a、b、c3段,断面形状分别为半圆拱形、矩形和梯形,三段巷道的断面积相等。通风阻力、风阻、风量及等积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h表示通风阻力,则ha=hb=hc B. 用R表示风阻,则Ra=Rb=Rc C. 用Q表示风量,则Qa=Qb=Qc D. 用A表示等积孔,则Aa=Ab=Ac
3.某生产矿井开采区域扩大,拟采取措施增加矿井总风量:①增加主要通风机的转速;②扩大矿井总回风巷的巷道断面;③降低矿井巷道的摩擦阻力系数;④减小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叶片安装角。上述措施中,不能增加矿井总风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2019年6月,某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测得矿井总回风量为10000 m/min,总回风流中的平均瓦斯浓度为0.20%。当月平均日产煤量为4000 t,该煤矿6月瓦斯涌出总量是()A.28800 B.864000 C.2400000 D.80000
5.某煤业集团现有甲、乙两个煤矿,甲煤矿年产量为1.2 Mt,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35 立米/min,乙煤矿年产量为0.5 Mt,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5 立米/min。瓦斯抽采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煤矿需要瓦斯抽采,甲煤矿主要负责人为瓦斯抽采第一责任人 B. 乙煤矿需要瓦斯抽采,乙煤矿主要负责人为瓦斯抽采第一责任人
C. 甲煤矿需要瓦斯抽采,甲煤矿总工程师为瓦斯抽采的第一责任人 D. 乙煤矿需要瓦斯抽采,乙煤矿总工程师为瓦斯抽采的第一责任人
6.某高瓦斯矿井的5203回采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通风,发现该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浓度达到2%,拟采取相应措施治理。该矿治理工作面回风隅角瓦斯超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 改变工作面的通风方式,变U型通风为Y型通风
B. 采用局部通风机稀释回风隅角瓦斯浓度 C. 采用高位巷抽放瓦斯,控制采空区瓦斯涌出 D. 安装移动泵站采空区瓦斯管道抽放
7.某煤矿3203工作面回风巷南侧为相邻工作面采空区,两者之间留有宽度为30 m的煤柱,经检测未发现煤柱漏风;3203工作面进风巷北侧为实体煤。3203工作面风量为1000 立米/min,因工作面推进速度较慢,致使回风隅角CO浓度达到100 ppm,研究后决定采取均压防灭火措施。均压防灭火措施中,正确的是() A.3203工作面采空区采取闭区均压防灭火措施
B.3203工作面进风巷设置风机增压 C.3203工作面风量增加到1500 立米/min D.减小3203工作面进、回风侧的风压差
8.某矿井拟对因自然发火已封闭2年的采煤工作面启封,启封前对封闭火区检测:①火区内空气的温度为28.5℃; ②火区内乙烯的浓度为0.0005%;③火区的出水温度为24℃;④火区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为4.5%。未达到启封条件的是()A.① B.② C.③D.④
9.粉尘凝聚是尘粒间距离非常近时,由于粉尘分子间引力的作用形成一个新的大尘粒现象。粉尘凝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粉尘的表面能增大,减小粉尘凝聚的结合力 B. 粉尘粒子热运动越剧烈,越不利于粉尘凝聚
C. 粉尘粒子的凝聚有利于对粉尘的捕集和分离 D. 外界静电力增加,不利于间距较大的粉尘粒子凝聚
10.防尘H罩选用说法,正确的是()A.口罩流量不低于30m/min的条件下,吸气阻力应不大于100 Pa
B.对于粒径小于5m的粉尘,阻尘率应大于99% C.必须选用复式防尘口罩D.口罩妨碍视野角度应小于15℃
11.某煤矿有两个可采煤层,两层煤的平均厚度均为4 m,层间距为20 m,两层煤之间无含水层和隔水层,上层煤已经采空,现开采下层煤。已知上层煤开采后产生的裂隙已经发育到地表,大气降水通过裂隙进入上层采空区形成积水。如果在下层煤开采过程中有大量水涌入开采区域,从涌水水源来看,这种水害是()A.地表水害 B.老空区水害 C.裂隙水水害D.孔隙水水害
12.2018年3月11日,某煤矿3201掘进工作面沿3号煤层底板掘进过程中发现突水征兆,该矿仅在3号煤层下方40 m处发育有20 m厚的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突水征兆中,不可能出现在3201掘进工作面的是()A.工作面压力增大,底板鼓起
B.工作面滴水并逐渐增大,且水中含有少量细砂 C.工作面底板产生裂隙并逐渐增大D.沿裂隙或煤帮向外渗水,随裂隙增大,水量增加
13.某整合煤矿井田范围内分布一定数量小煤窑老空区,该矿制定煤巷探放水方案及应急措施。2018年8月1日,矿综掘一队在12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施工钻孔时,出现涌水量增大、顶钻等现象,初步判断钻探至老空区。防治老空区透水做法正确的是()
A. 立即停止作业,安装提前准备好的排水泵,并拔下钻杆疏放水 B. 迅速加固钻孔周围及巷道顶帮,另选安全地点打孔放水
C. 另外施工探放水钻孔,并安装长度不小于5 m的止水套管 D. 无须检测瓦斯浓度,直接探放水
14.掘进工甲在煤巷用煤电钻打钻,顶板岩块冒落造成煤电钻一根芯线导线裸露。该煤电钻漏电故障说法正确是()
A.漏电是线路短路造成 B.漏电是集中性漏电C.裸露的芯线简单包扎后,煤电钻可继续用D.漏电是整个电缆对地绝缘水平下降造成
15.某露天煤矿实施硬岩深孔松动爆破作业,孔深8 m。爆破安全警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爆破安全警戒范围应大于200 m B. 爆破警戒距离100 m的高压电缆应当拆除
C. 爆破负责人发出第一次警戒哨信号时,应确认起爆人员 D. 起爆后,确认无危险时,爆破区负责人和警戒人员进入爆破区检查爆破效果
16.某煤业集团露天矿因雨水下渗造成边坡不稳。不稳定边坡治理技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 边坡上部加重,加强抗滑力 B. 疏干排水,维持岩体强度 C. 设置警示标志,严禁人员靠近 D. 边坡下部修筑防水阻隔墙
17.某掘进工作面后方100m处发生冒顶事故,冒落的矸石和倾倒的支架将两名员工埋压,其余员工被困工作面。救护措施中,错误的是( )
A. 救援人员采用呼喊、敲击的方法判断埋压人员的具体位置B. 掘小巷绕过冒落区接近被困人员
C. 用镐刨、锤砸等方法扒人或破岩,刨救埋压人员 D. 抢救遇险人员时,安排专人检查瓦斯浓度
18.某煤矿主通风机因故障停止运转,备用风机无法启动,矿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了应急措施。应急措施中,错误的是()
A. 通知监测队通过手控措施切断各采掘工作面及回风系统中的所有动力电源 B. 通知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所有人员撤至主要进风大巷中
C. 通知机电队、通风机司机保持风井的防爆盖关闭,防止自然风进入 D. 保证风机房的通讯畅通
二、案例分析题(案例1客观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案例2-4主观题。单选题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案例1 某高瓦斯矿井2017年产煤3.0 Mt。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通风方式为中央边界式。主采3号煤层,煤层厚度2.2~3.4 m,平均煤厚2.7 m,煤层倾角16矿井布置2个回采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布置5个综掘工作面,巷道均为锚杆支护。
掘进一队负责施工35109工作面回风巷,《35109工作面回风巷综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巷道永久支护采用锚杆+金属网+钢筋托梁的支护形式,工作面循环进度为3 m,,临时支护使用3根前探梁,长度不小于5 m,前探梁支护移出长度为2 m。支护时,将金属网、钢筋梁放置在前探梁上前移,每次移动1 m,人员站在临时支护下作业。
2017年3月5日16时30分,掘进一队中班12名作业人员到达35109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作业。当班施工区域工作面顶板破碎,使用的前探梁长度为3 m。18时40分,当班人员完成3 m的进尺后开始支护工作,首先前移前探梁,中间一根移出的长度为0.8 m,另两根移出的长度为0.6 m,然后开始用锚杆钻机施工锚杆孔。19时50分,锚杆孔打好后,班长甲指挥支护工乙、锚杆工丙、瓦检工丁3人进入空顶区铺网工作,乙将金属网用手举起,其他两人用锚杆机将金属网顶向顶板,工作面顶板突然垮落,将乙、丙、丁3人埋压。事故发生后,甲立即向矿调度室汇报,并马上组织其他员工使用千斤顶、液压剪等工具施救,经过40 min的抢救,将3人扒出,发现乙、丙2人已死亡,丁受重伤。19时55分,矿调度室接到汇报后,立即电话通知矿相关领导,并安排医院救护车待命。20时40分,矿长向当地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21时30分,丁被送到医院抢救,15日20时05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以上场景。回答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冒顶事故中使用的千斤顶、液压剪等应急救援装备的储备,负责审批的人员是()
A.安全副矿长B.机电副矿长 C.矿长D.总工程师 E.掘进队长
2.造成此次事故的间接原因是()
A.支护工乙进空顶区违章作业 B.丙用锚杆机违章将网片顶向顶板C.当班人未落实有关规章制度 D.丁违章操作锚杆机E.顶板破碎
3.该矿当年提取安全费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依原煤产量按月提取 B.当年应提取安全费用9000万元
C.安全费用提取标准以上年度矿井实际营业收入为依 D.安全费用提取采取超额累退标准,平均逐月提取E.当年应提安全费用4500万元
4.事故发生后,矿长报告的事故内容包括()A.煤矿的概况 B.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现场情况及事故的简要经过
C.事故发生原因 D.造成的伤亡人数、初步估计损失和采取的措施E.对班长甲的处理意见
5.冒顶事故发生前后,掘进工作面存在的隐患有()
A.前探梁伸出长度为0.6-0.8m B.丙、丁用锚杆机顶网 C.乙、丙、丁进入空顶区作业D.丁参与支护作业 E.甲组织人员施救
案例2 某地方煤矿生产能力0.6 Mt/a,采用立井上下山开拓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开采3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2.1 m,平均倾角15°,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自燃倾向性为不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性。矿井井下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主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矿井布置一个回采工作面,采用综采开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布置3个掘进工作面,均采用炮掘工艺,工字钢梯形梁支护。2017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时测得绝对瓦斯涌出量25.6 立米/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9 立米/t。
掘进一队负责3301回风巷的掘进,该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为3.2 立米/min。按照生产计划,该巷道将于6月中旬与已经施工完毕的3301工作面切眼贯通,截至6月11日12时,距离贯通点还有22 m,技术员乙向掘进一队队长甲汇报,并编制贯通预报通知单上报调度室。6月13日中班,队长甲组织召开班前会,布置了正常掘进的工作任务,当日18时开始爆破,炮响5 min后,跟班班长带领爆破员和掘进工贸然进入掘进头查看被炮烟熏倒。
经调查,在爆破后33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与3301工作面切眼之间崩出直径约为40 cm的小洞。3301工作面切眼局部通风机在爆破贯通前因故障已停止运转,切眼贯通点瓦斯浓度高达2%。技术员乙虽已编制巷道贯通专项措施,但没有组织本队员工学习;调度室收到贯通预报通知单后,没有通知通风部门检查3301工作面切眼的通风状况、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
以上场景。回答问题:1. 判断该矿瓦斯等级,并简述矿井瓦斯等级判定依。 2. 简述33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风量计算方法。
3. 列出贯通前3301工作面切眼恢复正常通风应开展的工作。 4. 指出该矿在3301回风巷掘进工作面贯通时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案例3 某井工煤矿采用斜井多水平开拓,一水平为生产水平,2016年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井下运输大巷采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矿车运输。该矿取得了采矿证、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证照,设置有安全科等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制定了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编制了相关操作规程和矿井瓦斯防治等安全技术措施;该矿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等安全管理人员取得了安全资格证,井下瓦斯检查员等人员取得了相应资格证书,所有井下作业人员按要求经过培训并取得相应证书。
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接续,该矿决定于2017年1月开始施工连接一水平与二水平之间的暗斜井。其中运输暗斜井沿煤层布置,由掘进一区负责施工,采用炮掘工艺,锚网喷支护。掘进一区在施工运输暗斜井过程中,因顶板破碎、淋水较大、支护困难,工人经常干打眼作业。2017年6月10日中班,因未如期完成当班任务,掘进队长要求工人延时作业。6月11日0时20分,掘进工作面揭穿了一个落差2 m的逆断层,造成煤与瓦斯突出,涌出的高浓度瓦斯逆流进入运输大巷,遇大巷架线电机车铝质取电弓与架线间产生的电火花引发爆炸。
事后调查,该矿运输暗斜井掘进工作面曾发生数次瓦斯超限现象,安全副矿长张某曾组织相关人员了现场安全隐患排查,编制了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及相应的事故救援应急预案。6月10日早班,在掘进过程中,瓦检员王某又检测到瓦斯浓度严重超限,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值班人员向总工程师李某了报告,但未引起李某重视,没有采取相应措施。
以上场景。回答问题: 1. 对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列出该矿已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
2. 按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代码》(GB 13861),指出运输暗斜井掘进工作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3. 列出本矿存在的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并给出治理方案的内容。 4. 煤矿总工程师李某参加初次安全生产培训内容应包括哪?
5.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副矿长张某的安全生产职责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