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共20题,每题1分。)
1.氨是由氮气和氢气按照1:3比例组成的合成气在高温、高压下经催化反应产生的。合成氨工艺安全控制基本要求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将压缩机温度、压力与供电系统形成联锁关系 B. 设置紧急停车系统
C. 将合成氨装置内温度、压力与物料流量、冷却系统形成联锁关系 D. 设置加入反应终止剂系统
2.硝化反应具有反应速度快、放热量大、反应物料具有燃爆的危险性。硝化工艺控制方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将硝化反应釜内温度与釜内搅拌、硝化剂流量、硝化反应釜夹套冷却水进水阀形成联锁关系
B. 硝化反应系统应设泄爆管和紧急排放系统 C. 硝化反应系统应设反应温度和液位联锁控制系统 D. 在硝化反应釜处设紧急停车系统
3.某化工企业以苯为原料通过加氢工艺生产环己烷,(安监总管三C20093116号),监控工艺参数中,不属于加氢工艺重点监控的是()
A. 加氢反应釜或催化剂床层温度、压力、冷却水流量 B. 加氢反应釜内搅拌速率、氢气流量、氢气压缩机运行参数
C. 反应物质的配料比、系统氧含量、加氢反应尾气组 D. 反应物质的物料中氢含量、苯含量、加氢反应釜内氮含量
4.某合成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水洗塔内壁因腐蚀发生泄漏。在对水洗塔维修时,需要将水洗塔与工艺系统有效隔离。隔离措施中,正确的是()A.加装盲板 B.加水封 C.关闭阀门D.加装闸阀
5.防爆电气设备等级分为Ⅰ类、Ⅱ类、Ⅲ类,不同类型的电气设备应用于相应的爆炸性环境。电气设备的分类与使用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Ⅰ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Ⅱ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Ⅲ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B. Ⅰ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Ⅱ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Ⅲ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
C. Ⅰ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Ⅱ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Ⅲ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
D. Ⅰ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粉尘环境;Ⅱ类电气设备用于爆炸性气体环境;Ⅲ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6.静电防护措施和方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外接电源式中和器消除静电的方法,属于泄漏导走法 B. 输送液体物料时,可通过控制介质流速来限制静电的产生
C. 添加抗静电添加剂,可使静电迅速消散,属于中和电荷法 D. 轻质油罐收油作业结束后即可检测温度和采样等作业
7.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包括建筑物地网、电源保护地、电源工作地、防雷地等,连接在一起,情况不允许直接连接的,采取的办法是()
A.通过电位器实现等电位连接 B.通过地电位均衡器实现等电位连接C.通过接闪器实现等电位连接D.通过过电压保护器实现等电位连接
8.使用安全电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安全电压回路的带电部分必须与较高电压的回路保持电气隔离
B. 使用手持电钻时,采用42V安全电压作电源 C. 安全电压插销座应带有接零(地)插头或插孔 D. 行灯照明采用24V安全电压
9.某化工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有钙、碳化钙、硅化钙。(GB50016),生产区和储存仓库火灾危险性类别的判定中,正确的是()
A.丁类 B.乙类 C.丙类D.甲类
10.喷漆作业及场所安全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A.车间里的油漆和溶剂储存量以不超过二日用量为宜
B.用无防爆灯具,可在墙外设强光灯通过玻璃照射 C.喷漆车间厂房应为一、二级耐火结构D.喷漆厂房与明火作业场所距离应大于30米
11.储罐检查频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 每1年一次外部检查,每8年一次内部全面检查 B. 每1年一次外部检查,每6年一次内部全面检查
C. 每2年一次外部检查,每8年一次内部全面检查 D. 每2年一次外部检查,每6年一次内部全面检查
12.气柜内部的瓦斯是靠密封油来实现密封的。为确保密封油的流动性,冬季要及时启用柜底油沟的加温措施,将密封油温度控制在()
A.5~10 B.10~20 C.20~30 D.30~40
13.船舶运输是汽油、柴油等。为防止油品泄漏、燃烧事故,卸油作业结束前操作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A.关闭卸油阀门一拆除静电地线一拆除卸油软管B.拆除卸油软管一拆除静电地线一关闭卸油阀门
C.关闭卸油阀门一拆除卸油软管一拆除静电地线 D.拆除静电地线一关闭卸油阀门一拆除卸油软管
14.HAZOP分析流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定义目标与范围→分析准备→执行分析→落实关闭→记录结果
B. 定义目标与范围→分析准备→执行分析→记录结果→措施跟踪 C. 分析准备→定义目标与范围→执行分析→记录结果→落实关闭
D. 分析准备→定义目标与范围→执行分析→记录结果→措施跟踪
15.某石化企业建设项目工程进度研究、讨论新建柴油加氢改质项目中的加氢装置中间交接工作,不属于单项工程中间交接内容的是()
A.按设计文件内容对工程实物量核实 B.安装专用工具和剩余随机备件材料清点C.拆除安装施工的临时设施D.随机技术资料完整性核查
16.承受内压钢管及有色金属管在气压试验时,其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压力的1.15倍,试验介质应采用干燥洁净的空气、氮气或其他不易燃和无毒的气体,且在试验时应装有压力泄放装置。泄放装置的设定压力不高于试验压力倍数()A.1.2倍 B.1.15倍 C.1.5倍 D.1.1倍
17.某化工企业的员工可能接触到环氧树脂、苯、苯酚、硫磺等危险化学品。伤害类型中,属于化学灼伤的是()
A.环氧树脂接触皮肤造成的伤害 B.常温苯接触皮肤造成的伤害C.常温苯酚接触皮肤造成的伤害D.液体硫磺接触皮肤造成的伤害
18.扑救易燃液体火灾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小面积(小于50平米)液体火灾,一般可用雾状水扑灭 B. 汽油、苯等液体火灾,可以用普通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灭火 C. 二硫化碳起火时,可以用水和泡沫扑救 D. 醇类、酮类等液体火灾,可以用水和普通蛋白泡沫扑救
二、案例分析题(案例1客观题,包括单选和多选题,案例2-4主观题。单选题1个最符合题意。多选题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
案例1 H公司是一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建有20×104 t/a烧碱、10×104 t/a双氧水(过氧化氢)等生产装置,主要生产销售液氯、烧碱、盐酸、次氯酸钠、氢气、双氧水等危险化学品。
H公司双氧水生产采用固定床钯触媒蒽醌法工艺,主要原料为氢气、2一乙基蒽醌、磷酸三辛酯、重芳烃,催化剂为钯触媒。工作液由2一乙基蒽醌、磷酸三辛酯和重芳烃按比例配制,循环使用。生产工序为氢化、氧化、萃取及净化、后处理、配制5道工序。氢化工序的氢化塔分3个塔节(操作压力0.3 MPa),自上而下依次为上塔(A)、中塔(B)、下塔(C),既可串联运行,也可单独运行。氢化塔按Ⅱ类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其设计、制造、安装及管理符合特种设备管理要求。
烧碱装置的生产工序:盐水精制、电解、氢气处理、氯气干燥、氯气液化充装、碱液蒸发浓缩、盐酸合成。主要设备:电解槽、氯气干燥塔、盐酸合成炉、液氯储罐(10 立米,工作压力1.5 MPa,5台,最大储量50 t)。
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在对H公司安全检查时发现存在问题:(1)销售的危险化学品未提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产品包装上未粘贴、拴挂化学品安全标签。(3)停车检修安全措施未落实。(4)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不力。
以上场景。回答问题(1~2题为单选题,3~5题为多选题):
1.(GB 30000.2~GB 30000.29),双氧水属于物理危险分类中()A.有机过氧化物B.金属腐蚀物 C.易燃气体D.中低压 E.加压气体
2.不属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内容是()A.危险性概述 B.急救措施 C.生产批号D.理化特性 E.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3.H公司的生产工艺中,属于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有()A.电解工艺(氯碱) B.氯化工艺 C.加氢工艺D.氧化工艺 E.过氧化工艺
4.H公司的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反应设备有氢化塔、氧化塔、盐酸合成炉等。反应设备风险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反应失控引起火灾爆炸 B.高压物料窜入低压系统引起超压事故C.蒸汽或水漏入反应容器发生事故
D.盐酸合成炉发生溢流事故 E.容器受热引起爆炸事故
5.H公司在生产装置停工处理过程中,对设备中的可燃、有毒气体置换。置换方法中,正确的有()
A.盐酸合成炉用氮气为置换介质,将可燃、有毒气体排净B.氢化塔采用注水排气法置换,将可燃、有毒气体排净
C.用惰性气体置换过的设备,若需进入其内部作业时,还应采用氧气将惰性气体置换掉
D.当用氮气置换氢化塔中的氢气时,氮气的进口选在氢化塔的底部 E.当用氮气置换氢化塔中的氢气时,氢气的取样点选在氢化塔的底部
案例2 G公司是一家新型煤化工生产企业。某日,该公司按照计划对经系统置换后的低温甲醇洗工序的甲醇过滤器滤网清洗。上午10时,承包商H公司赵某办理了《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未办理《盲板抽堵安全作业证》,即同H公司监护人马某一同进入空间狭窄的过滤器泵房内,拆卸过滤器导淋管道盲板后清洗并更换滤网。由于赵某和马某均未采取任何个体防护措施,被导淋管道内残余的有毒气体熏倒,G公司岗位操作人员发现后,将二人紧急送厂医院急救得到缓解。同时,G公司岗位工艺操作人员匆忙安装上了过滤器滤网,但未关闭导淋阀,未加装盲板。白班下班交接时简单了"甲醇过滤器滤网清洗更换"记录交接,但未交接、记录检修人员作业中毒情况。
19时25分,夜班班长齐某白班操作记录"甲醇过滤器滤网清洗更换",认为盲板已经加装完成,具备开车条件,随即组织工艺操作人员对低温甲醇洗工序开车进料。送料过程中各种检测仪表显示正常,在发现系统压力异常后开始组织现场排查,发现物料从过滤器导淋阀排出,立即紧急停车处置。其间,现场固定式有毒气体报警仪没有发出报警声光信号,也未见排风系统启动。班长齐某带领操作工王某和检修工阿某到现场应急处置,匆忙中3人佩戴了一台没充电的便携式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但未佩戴空气呼吸器,3人先后进入过滤器泵房检查泄漏点。检修工阿某先到达泄漏点,准备加装导淋阀盲板时中毒倒地,班长齐某和操作工王某立即上前抢救也先后中毒倒地。
事故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G公司被当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暂扣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被责令停产整改。
以上场景。回答问题:1. 事故过程分析,指出G公司过滤器滤网清洗检修应采取的主要安全措施。 2. 指出该起事故主要违章作业行为。
3. 指出G公司安全仪表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 4. 本起事故过程分析,指出班长齐某等在开车过程中忽视的主要工作环节。
案例3 某仓储公司拟建六座油罐。其中,5000 立米钢制拱顶油罐3座,分别是航空煤油罐1座,0号柴油罐2座,油罐附件有呼吸阀和阻火器;5000 立米钢制内浮顶油罐1座,存储90号汽油;3000 立米钢制内浮顶油罐2座,分别存储93号汽油、97号汽油。油库总容量2.6×104 立米。该公司于2012年11月28日完成油库施工图设计审查,2013年1月18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获得批准,2013年3月1日项目开始建设,2014年6月30日建设完成。2014年9月10日,该公司开始试生产并准备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公司在运行过程中,使用到电动葫芦(起重重量4 t、起吊高度3 m)、油品输送设备、油品运输车辆、叉车、油品装卸设施等。
该公司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委托当地一家有资质的安全咨询机构为公司做安全检查。检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如下:
(1)储罐未设置高低液位报警,未设置高高液位自动联锁关闭储罐进料阀门。 (2)罐区装卸作业管理和车辆管理混乱,影响罐区安全。
(3)受限空间作业过程中未严格执行作业票审批制度,进入罐内清罐前,没检测氧含量。 (4)储罐部分安全附件、防雷、防静电设施损坏。
(5)装卸作业安全操作规程编制不合理。 (6)储罐防火堤有孔洞。 (7)特种设备管理档案不完善。
以上场景。回答问题:1. 指出该公司安全设施设计完成的时间,并提出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资料清单。
2. 结合检查问题,提出罐区安全整改措施。 3.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列出特种设备,并补充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4. 完善该公司进入储罐作业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5.简述该公司车辆装卸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