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q123s.com
student study
of school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2022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职业学校关键能力为基础,深化产教融合为重点,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科教融汇为新方向。
  2.改革方向。建立健全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产教融合、产学合作,推动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构建央地互动、区域联动,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协同的发展机制。
  3.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围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等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部省协同推进机制,在职业学校关键能力建设、产教融合、职普融通、投入机制、制度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改革突破,制定支持职业教育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就业和收入分配等激励政策的具体举措。
  4.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省级政府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打造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推行产业规划和人才需求发布制度;建设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
  5.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优先选择新一代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践能力项目,研制推广教学装备;实行校企联合招生,开展委托培养、订单培养和学徒制培养,面向行业企业员工开展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支撑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6.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优先在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专业领域,组织知名专家、业界精英和优秀教师,打造一批核心课程、优质教材、教师团队、实践项目,引入教育教学实践。做大做强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设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重点项目,扩大优质资源共享。开展技术技能培训。
  7.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依托龙头企业和高等学校建设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施职业学校教师学历提升行动,开展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定向培养。实施职业学校名师(名匠)名校长培养计划。支持职业学校招聘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任教;设立产业导师特聘岗,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等到校工作。
  8.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新建公共实践中心;推动企业、园区提高生产实践资源整合能力;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实践中心。
  9.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以中等职业学校为基础、高职专科为主体、职业本科为牵引,建设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探索发展综合高中,支持技工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校联合开展五年一贯制办学,开展中等职业教育与职业本科教育衔接培养。完善职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扩大应用型本科学校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规模。完善本科学校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办法。完善职业学校专升本考试办法和培养方式。
  10.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持续办好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和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成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联盟。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化的职业学校。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品牌;推广"中文+职业技能"项目。
  1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全过程。落实公办职业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12.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建设知名专家学者和经营管理者的咨询组织。省级党委和政府制定人才需求、产业发展和政策支持"三张清单",健全落实机制。支持地方建立职业教育与培训管理机构。
  13.强化政策扶持。探索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入新机制,吸引社会资本、产业资金投入.鼓励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发展职业教育。探索建立基于专业大类的职业教育差异化生均拨款制度。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办法。
  14.营造良好氛围。对优秀的职业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和技术技能人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来源:网络整理 仅供参考 )
青青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9 青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19008172号-1  辽公网安备:210702020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