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q123s.com
student study
of school

教育部:2020年起高校试点实施强基计划招生

  教教育部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

  定位: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及国家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由高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合理安排招生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按照“一校一策”的原则,研究确定强基计划招生高校、专业和规模。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招生办法:高考前申请参加强基计划招生。高校据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破格录取的办法、标准,提前向社会公布。破格录取考生的高考成绩原则上不得低于各省(区、市)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合并录取批次省份应单独划定相应分数线)。

  招生程序:3月底前,试点高校发布年度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4月,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在网上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招生。
  6月,所有考生参加统一高考。
  6月25日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向高校提供报名考生高考成绩(不含高考加分)。
  6月26日前,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考生名单并公示入围标准。
  7月4日前,高校组织考核。
  7月5日前,高校将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占比不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录取并公示。

  培养模式:对通过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可单独编班,配备一流的师资,提供一流的学习条件。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

  教育部“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兰州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

(来源:网络整理 仅供参考 )
青青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9 青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19008172号-1  辽公网安备:210702020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