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单项选择题
1.100年前,卢瑟福猜想在原子核内除质子外还存在着另一种粒子X,后来科学家用粒子轰击铍核证实了这一猜想,该核反应方程为
A.m=1,n=0,X是中子 | B.m=1,n=0,X是电子 | C.m=0,n=1,X是中子 | D. m=0,n=1,X是电子 |
2.如图,上网课时小明把手机放在斜面上,手机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对手机的
A.支持力竖直向上 B.支持力小于手机所受的重力 C.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D.摩擦力大于手机所受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3.图甲、乙分别表示两种电流的波形,其中图乙所示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分别用I1 和I2 表示甲和乙两电流的有效值,则
A. I1 : I2=2:1 | B. I1 : I2=1:2 | C.I1 : I2=1:![]() |
D.I1 : I2= ![]() |
4.车载加热器(额定电压24V)发热部分的电路如图所示,a、b、c是三个接线端点,设ab、ac、bc 间的功率分别为Pab、Pac、Pbc,则
A. Pab > Pbc | B. Pab = Pac | C. Pac = Pbc | D. Pab < Pac |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色光在介质中传播时,介质的折射率越大,光的传播速度越小 B.观察者靠近声波波源过程中,接收到的声波频率小于波源频率
C.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中,蓝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红光的大 D.两束频率不同的光,可以产生干涉现象
6.如图,在一个蹄形电磁铁的两个磁极的正中间放置一根长直导线,当导线中通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 时,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为
A. 向上 | B. 向下 | C. 向左 | D. 向右 |
7.2020年5月5日,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首飞,将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送入太空,若试验船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为T,离地高度为h,已知地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A.试验船的运行速度为2πR/T
B.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C.地球的质量为2π(R + h)3/GT2 D.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4π2(R + h)2/RT2
8.太空探测器装配离子发动机,原理是将被电离的原子从发动机尾部高速喷出,为探测器提供推力,某探测器质量490kg,离子以30km/s速率(远大于探测器飞行速率)向后喷出,流量3.0×10-3 g/s,探测器获得平均推力为A. 1.47N B. 0.147N C. 0.09N D. 0.009N
二、多项选择题
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的周期为0.2s,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
A.该波的波长为8m B.该波的波速为50m/s C. 该时刻质点P向y轴负方向运动 D. 该时刻质点Q向y轴负方向运动
10.空间存在如图所示的静电场,a、b、c、d为电场中的四个点,则
A.a点场强比b点的大 B.d点电势比c点的低 C.质子在d点电势能比在c点的小 D.电子从a点移动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11.小朋友玩水枪游戏时,若水从枪口沿水平方向射出的速度大小为10m/s,水射出后落到水平地面上。已知枪口离地高度为1.25m,g=10m/s2,忽略空气阻力,则射出的水
A.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为0.25s | B.水平射程为5m | C.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15m/s | D.落地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5m/s |
12.如图,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两个物块P和Q,质量分别为m1和m2,用与斜面平行的轻质弹簧连接,在沿斜面向上恒力F作用下,两物块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A.两物块一起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 F/(m1+m2) B.弹簧的弹力大小为T = Fm2/(m1+m2)
C.若只增大m2,两物块一起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它们的间距变大 D.若只增大θ,两物块一起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它们的间距变大
13.如图,足够长的间距d = 1m平行光滑金属导轨MN、PQ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间存在宽度L= 1m 的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B=0.5T, 方向如图示.一根质量ma=0.1kg, 阻值R=0.5Ω的金属棒a以初速度v0=4m/s从左端开始沿导轨滑动,穿过磁场区域后,与另一根质量mb=0.2kg, 阻值R=0.5Ω的原来静置在导轨上的金属棒b发生弹性碰撞,两金属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电阻不计,则
A.金属棒a第一次穿过磁场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金属棒a第一次穿过磁场时回路中有逆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
C.金属棒a第一次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金属棒b上产生的焦耳热为0.25J D.金属棒a最终停距磁场左边界0.8m处
三、实验题
14.(1)滑板运动场地有一种常见的圆弧形轨道,其截面如图,某同学用一辆滑板车和手机估测轨道半径R(滑板车的长度远小于轨道半径)。
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①用手机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②找出轨道的最低点O,把滑板车从O点移开一小段距离至P点,由静止释放,用手机测出它完成n次全振动的时间t,算出滑板车做往复运动的周期T=_______;
③将滑板车的运动视为简谐运动,则可将以上测量结果代入公式R =_______(用T﹑g表示)计算出轨道半径。
(2)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实验器材:有机玻璃条(白色是透光部分,黑色是宽度均1.00cmd挡光片),铁架台,数字计时器(含光电门),刻度尺。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光电门安装在铁架台上,下方放置承接玻璃条下落的缓冲物;
②用刻度尺测量两挡光片间的距离,刻度尺的示数如图(b)所示,读出两挡光片间的距离L=____m;
③手提玻璃条上端使它静止在_______方向上,让光电门的光束从玻璃条下端的透光部分通过;
④让玻璃条自由下落,测得两次挡光的时间分别为t1=10.003 ms 和t2=5.000 ms;
⑤根据以上测量
的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5. 在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如下: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r1=3.0kΩ),电压表V2(量程5V,内阻r2=5.0kΩ),滑动变阻器R(额定电流1.5A,最大阻值100Ω),待测定值电阻Rx,电源E(电动势6.0V,内阻不计),单刀开关S,导线若干。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采用接法_____(填限流或分压); (2)将虚线框中的电路原理图补充完整_______;
(3)根据下表中的实验数据(U1、U2分别为电压表V1﹑V2的示数),在图(a)给出的坐标纸上补齐数据点,并绘制U2-U1 图像____;
U1/V: 1.00,1.50,2.00,2.50,3.00。U2/V:1.61,2.41,3.21,4.02,4.82。
(4)由U2-U1图像得到待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x =__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完成实验后,若要继续用该实验原理测定另一个定值电阻Ry(阻值为700Ω)的阻值,在不额外增加器材的前提下,要求实验精度尽可能高,在图(b)的虚线框内画出改进的电路图_______。
四、计算题16.如图,圆柱形导热气缸长L0=60cm,缸内用活塞(质量和厚度均不计)密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缸底装有一个触发器D,当缸内压强达到p=1.5×105Pa时,D被触发,不计活塞与缸壁的摩擦。初始时,活塞位于缸口处,环境温度t0=27℃,压强p0=1.0×105Pa。
(1)若环境温度不变,缓慢向下推活塞,求D刚好被触发时,到缸底的距离;
(2)若活塞固定在缸口位置,缓慢升高环境温度,求D刚好被触发时的环境温度。
17.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 PQ 竖直放置,底端与一水平传送带相切,一质量ma=1kg 的小物块a从圆弧轨道最高点 P 由静止释放,到最低点 Q 时与另一质量mb=3kg 小物块b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已知圆弧轨道半径R=0.8m,传送带的长度L=1.25m,传送带以速度v=1m/s 顺时针匀速转动,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m/s2。求 (1)碰撞前瞬间小物块a对圆弧轨道的压力大小;
(2)碰后小物块a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 (3)小物块b从传送带的左端运动到右端所需要的时间。
18.如图,虚线 MN 左侧有一个正三角形ABC,C点在MN上,AB与MN 平行,该三角形区域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MN 右侧的整个区域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带正电的离子(重力不计)以初速度v0从 AB的中点 O沿OC方向射入三角形区域,偏转60° 后从 MN上的 Р点(图中未画出)进入 MN右侧区域,偏转后恰能回到 O点。已知离子的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正三角形边长为 d.
(1)求三角形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2)求离子从 O 点射入到返回 O 点所需要的时间; (3)若原三角形区域存在的是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与原来相等的恒磁场,将 MN 右侧磁场变为一个与 MN 相切于 P 点的圆形匀强磁场让离子从 P 点射入圆形磁场,速度大小仍为 v0,方向垂直于 BC,始终在纸面内运动,到达 О 点时的速度方向与 OC 成120° 角,求圆形磁场的磁感应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