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q123s.com
student study
of school

首页>高考试卷>正文

2021年6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50分。每小题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

2. 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3. 中国是丝的国度,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丝绸文明。至汉,纺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在某汉代考古遗址发现有一件素纱禅衣,重量仅49克。识图(右为汉代局部示意图)判断,该遗址位于A.①B.②C.③D.④

4. 《汉书》称颂汉武帝:"雄材大略……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他在位期间

  A.推行科举制 B.令各郡国建立学校 C.不改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 D.重新确立儒学为正统思想

5. 唐代书法在风格上兼容南北,达到一个新高度。其中,由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创立的欧体、颜体和柳体等书法字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他们自创一格的"书法字体"属于 A.小篆B.隶书C.楷书D.草书

6. 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7. 清初思想巨人王夫之在"气一元论"唯物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他强调

  A.“心外无理” B.“宇宙便是吾心” C.“人是万物的尺度” D.“天地之化日新”

8. 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判断下列有关清代科技发展状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能

  A.使用支撑式指北罗盘用于方向测定 B.创造了早期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C.避暑山庄、圆明园的营造展现出高超的建筑技术 D.使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的一部书是《古今图书集成》

9. 右图为表演艺术家谭鑫培中年时代《定军山》剧照。下列项中,与此照及人物活动相吻合的是①时值有声电影刚刚传入中国 ②《定军山》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③艺术家所表演的剧种是京剧④剧照反映了近代中国民众服饰的变迁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0. 1910年,上海某刊载:"一车辟易人百千,双轮足值价万钱。汽声呜呜向前进,按机四顾心雄然。未过泥城尘似烟,忽来马路灰扑天……行路难,行路难,逢窄路,真可骇。"据此判断,材料中的这种交通工具是

  A.由英国人最早发明 B.上海新推出的公共交通工具 C.中国交通事业现代化的标志 D.以内燃机为动力的运输工具

11. 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在A.1919年B.1920年C.1921年D.1922年

13. 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成立。宣言指出:“国家之大患一日不能除,则国民之大责一日不能卸;前方之炮火一日不能止,则后方之刍粟一日不停。……今后宜更各尽所能,各竭所有,贡献于国家,使国家得借吾人血汗一洗百年之奇耻。”解读正确的有
①捐钱捐物是南洋华侨支援抗战的重要方式 ②“总会”号召南洋华侨投身于太平洋战争③④中华儿女展现出无坚不摧的凝聚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4. 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5. 2005年1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堪称中非合作典范的中非峰会在北京召开。与会领导人郑重宣示,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下列项中,体现中非友好交往、团结合作的史实有 ①1954年,日内瓦协议达成,结束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殖民战争  ②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与非洲民族独立国家掀起建交高潮 ③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的不结盟运动诞生  ④阿尔及利亚等国支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6. 大斗兽场作为古罗马文化的象征,建造伊始就是一个地标式的举世瞩目的建筑,但建筑的宏阔也难掩其曾经的血腥。下列选项中,对“大斗兽场”表述正确的有①建成于罗马共和国时期②是世界遗产“罗马历史中心”的组成部分③融合了希腊式和罗马式建筑风格④表演的角斗士全部是奴隶、战俘和囚犯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 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

  A.深信“地圆说” B.途经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 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

18. 某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家在其代表作中系统阐述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主张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其代表作是

  A.《国富论》 B.《英国产业革命史论》 C.《社会契约论》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19. 法国政治家评价拿破仑:“没有多少人能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以外还影响着如此多之人。如果说他的辉煌能够抵挡时间的侵蚀,那是因为他的生命在我们每个人身上都产生了一种亲密的回响。”称赞他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最能体现拿破仑“帮助塑造了现代法国”的是

  A.发动“雾月政变” B.编纂《民法典》 C.废除雇佣兵制 D.取得奥斯特里茨战役大捷

20.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马克思主义越来越显示出经久的生命力、强大的解释力和重大的影响力。20世纪初,有学者撰文介绍《马克思学说》,其中提到:“观察人类社会,那最根本最原始的物件就是经济。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是共同出产,社会里一切变动的最终的原因,须在一时代的经济里寻找。”上述文字重在介绍A.唯物史观B.空想社会主义C.进化史观D.阶级分析方法

21. 围绕《物种起源》的争论,以“达尔文的斗犬”著称的一位进化论者,1860年,在牛津大不列颠学会上与威尔伯福斯主教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辩论。三年后,他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分析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确立了A.自然神论B.人猿同祖论C.细胞学说D.量子理论

22. 右图所示为英国人阿瑟·摩尔兰德所绘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反映的是1918年8月协约国与同盟国之间的一次会战。结合所学,分析此时战争形势,正确的是 A.坦克决定了战争胜负  B.德军“速战速决”战略破产
 C.东线战事胶着,转入持久阵地战  D.协约国在西线大规模反攻,战线已推进到马恩河一线

23. 读下表(美国《租借法》的主要供应类别及主要对象国,1941-1945年),
主要供应类别(亿美元): 武器和军舰221,机器设备和材料97,粮食61,石油产品23。
主要对象国( 亿美元):英联邦国家303,苏联108,法国14,中国6。分析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①为同法西斯国家作战的盟国提供了必要的战略物资 ②支持了反法西斯战争③有助于美国资本进入各国市场④提出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巩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 谈到电视的发明使用和影响,有学者认为,它导致了第二次重大信息革命,因为电视和出版物不同,它以动代替静,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到亿万人中去。该学者意在强调A. 电视成为一种使用最普遍的传播工具B. 世界各地不受阻隔地同时收看到同一电视节目C. 电视的信息传播能力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D. 作为互动媒体的电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25. 历史人物评价常易引发讨论,如商纣王、曹操、武则天等。新材料的发现会引发新一波的讨论,以曹操墓发现为例,一时曾有“不堪寂寞,曹操出土”的说辞。如何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学习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历史人物评价标准和方法合理的是

  A. 知人论世,以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评价标准 B. 与时俱进,以今日之价值标准全面衡量前人之是非
  C. 察言观行,评价历史人物活动应侧重动机而非效果 D. 综合考量,看是否符合历史运动趋势推动社会进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法者,宽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成势也。”“以道为常,以法为本。”
  材料二 从历史演进的角度说……必须“礼崩乐坏”,然后才有“天下定于一”……自秦汉以来,中国历代政治家、史学家都无一例外地关注“封建”与“郡县”之间的区别……足见由“封建”转向“郡县”,确实是中国社会演进中的“历史大关节”。以“封建”与“郡县”为历史性标志的两种政治体制,其间的重大区别,今人据以判断的视域自然要比古人宽阔得多。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例举若干战国法家代表人物,简要指出法家学派在汉代以来的命运。(5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礼崩乐坏"对周朝的直接影响,分析说明"郡县"和"封建"之间的"重大区别"以及郡县制建立的作用。(5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从1921年4月他写的《论粮食税》到逝世前口授的《论合作制》等一系列文章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列宁正是通过新经济政策探索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特殊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在1922年初写道:“新经济政策并不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然而却根本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新经济政策实施后不久,就取得许多令人注目的成就,列宁满怀信心地认为,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
  材料二 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1917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63年,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1986年,邓小平会见波兰领导人时说:“看来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俄国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社会主义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作出的“根本改变”。新经济政策既是探索更是寻路,用一句话指出该政策对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价值。(5分)
   (2)“历史是邓小平上述判断的最好见证”。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苏联搞社会主义”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启示。从经济角度分析“这个模式在苏联也不是很成功的”主要表现。(5分)

2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在探讨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大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开始显示出威力。在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从1918年起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并于“五四”之后以异常迅猛之势形成高潮。研究马克思学说的团体相继在各大城市组成,一个个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活跃于各地论坛。舆论界表现出来的热情,正是反映出马克思主义适应灾难深重的中国社会改革之急需。马克思主义在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再仅仅是被当作西方社会主义的一种新奇流派来看待,而是被作为能够使国家民族解危救难的理论和方法受到热切欢迎。
  材料二 八七会议后,怎样夺取武装斗争的胜利,革命应该走什么道路,便成为摆在党面前的根本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不可能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通过首先占领中心城市来取得革命在全国的胜利,而必须首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在条件成熟时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革命胜利。这一条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在党领导人民的集体奋斗中开辟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能发展中国!
   (1)解读材料一,指出材料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在“五四”后形成“高潮”的表现,分析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简述它对各地起义武装所起的作用。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角度,概括“适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开辟的意义。(5分)
   (3)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②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概述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1978年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探索。(5分)

29. 经济交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在全球化过程中,国与国、民族与民族间休戚与共,合作才能共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航海条例》,这是此类保护主义措施中的第一个。该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只能是该船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随后几年,英国通过与荷兰的战争以及和瑞典、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为资产阶级的对外贸易开辟了道路。
  材料二 二战后,联合成为欧洲一些政治家的共识。1946年,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我们必须创建一个类似欧洲合众国的组织……其结构将使单一国家的物质力量变得不那么重要。小国将与大国平起平坐,并通过对共同事业的贡献来赢得尊重。”“重建欧洲大家庭的第一步必定是法德之间的伙伴关系。”只有联合,欧洲方可能复兴。
  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条约,引入了一种全新的一体化方式。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上述六国就关税税率达成一致。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生效,欧盟成立,12个国家同属一个组织,这在历史上尚属首次。
 
  材料三 回顾关贸总协定(GATT)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发展历史,多边贸易体制从建立到不断完善,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从CATT 1947 临时适用一直到1961年狄龙回合以前的多边贸易该判,GATT只有33个主要国家,乌拉圭回合则达到124个参加方。截至2008年,WTO 成员有153个。WTO自成立以来,在完善和实施乌拉圭回合协定、建立健全的多边贸易体制构架、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以及加强有效解决贸易争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阅读材料一,概括英国为开辟“资产阶级的对外贸易”道路所采取的方式。结合所学,指出英荷战争的性质。(5分)
   (2)阅读材料二,指出1951年六国签署条约名称及“全新的一体化方式”核心内容。20世纪为限,概括欧盟成立后一体化发展重要表现。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说明WTO 为什么能够“推动贸易自由化进程”?(5分)

(来源:网络整理 仅供参考 )
青青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9 青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19008172号-1  辽公网安备:210702020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