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q123s.com
student study
of school

首页>高考试卷>正文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 语文 参考答案

    1.D    2. B     3. B    4. C  5. ① 示例: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

  6. 示例:沿着小路,他拾级而上。坐在十八级台阶上,四顾茫然,未来的路在哪里?成人仪式后,他的心空空荡荡的,没了着落。月色溶溶,树影婆娑。他瞥见一排蚂蚁慢慢往上爬,俯下身,细细数着这些负重前行的"勇士",久违的感奋漫过全身,他仿佛又回到了多梦的童年。

 7. A  8. D  9. ① 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② 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10.(1)①与平时的不满和责备不同。 ②表达了母亲的惊奇、赞赏与欣慰。(2)①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  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11. ① “示意”“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② “出神”两次出现,强调了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中。③“黑糊糊的夜空”,是实景的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担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均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12. ①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②围绕“鱼汤”的烹制,是一家人快乐、亲情和希望的酝酿,这种处于生活重负下的情感“美味”弥足珍贵。
   ③在此过程中,“他”由天真懵懂到初通人事,是自我的一次重要发现与成长,更是能够滋养一生的特殊“美味”。

  13. ①情节在结尾处突然逆转,在出人意料的戏剧性效果上,与“欧•亨利式”的结尾有暗合相通之处。   ②因前文设置的伏笔若有若无(“掀锅盖”“不记得细节”“忘了味道”等),让结尾呈现出某种魔幻色彩。   ③结尾情节安排表明“鱼未入汤”,诡异之处有深意,引发读者对美味意蕴作深度的思考与探究。  ④结尾提示了“美味”的含义有表里两层,与标题“一种美味”构成呼应。    14. B    15. B    16. C

  17. 仆自知顽滞/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亦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失而已。

  18. (1)我认为上天给予您有将来的名誉声望,业绩光耀于身前身后,(时机)恰好在现在,岂可不努力啊!   (2)我看郑玄等人的分析说明,清楚完备,即使圣人复活,也定会提携他们,让他们坐在子游、子夏的位置上。   19. 采地黄    卖地黄

  20. 叙述: ①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   ②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①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
   ②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21. 德行  言语   22. ①平等待人。孔子常常以自己与弟子同列,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  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23. (1)曲肱而枕之  不义而富且贵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3)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4)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5)城中桃李愁风雨  春在溪头荠菜花   24.

(来源:网络整理 仅供参考)
青青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9 青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19008172号-1  辽公网安备:210702020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