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高分系列卫星的高分辨对地观察能力不断提高.今年5月9日发射的"高分五号"轨道高度约为705 km,之前已运行的"高分四号" 轨道高度约为36000 km,它们都绕地球做圆周运动.与"高分四号"相比,下列物理量中"高分五号"较小的是
(A)周期 | (B)角速度 | (C)线速度 | (D)向心加速度 |
2.采用220 kV 高压向远方的城市输电.当输送功率一定时,为使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减小为原来的1/4,输电电压应变为
(A)55 kV | (B)110 kV | (C)440 kV | (D)880 kV |
3.某弹射管每次弹出的小球速度相等.在沿光滑竖直轨道自由下落过程中,该弹射管保持水平,先后弹出两只小球.忽略空气阻力,两只小球落到水平地面的 (A)时刻相同,地点相同 (B)时刻相同,地点不同(C)时刻不同,地点相同(D)时刻不同,地点不同
4.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只小球,小球运动一段时间后落回地面.忽略空气阻力,小球的动能 Ek 与时间 t 的关系图象是
5.如图所示,水平金属板 A、B 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带电油滴处于静止状态.现将 B 板右端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两金属板表面仍均为等势面,则该油滴
(A)仍然保持静止 (B)竖直向下运动(C)向左下方运动(D)向右下方运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6.火车以60 m/s 的速率转过一段弯道,某乘客发现放在桌面上的指南针在10 s 内匀速转过了约10°.在此10 s 时间内,火车
(A)运动路程为600 m | (B)加速度为零 | (C)角速度约为1 rad/s | (D)转弯半径约为3.4 km |
7.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小物块,O 点为弹簧在原长时物块的位置.物块由 A 点静止释放,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最远到达 B 点.在从 A 到 B 的过程中,物块 (A)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经过 O 点时的速度最大
(C)所受弹簧弹力始终做正功 (D)所受弹簧弹力做的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8.如图所示,电源 E 对电容器 C 充电,当 C 两端电压达到80 V 时,闪光灯瞬间导通并发光,C 放电.放电后,闪光灯断开并熄灭,电源再次对 C 充电.这样不断地充电和放电,闪光灯就周期性地发光.该电路
(A)充电时,通过 R 的电流不变 (B)若 R 增大,则充电时间变长
(C)若 C 增大,则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增大 (D)若 E 减小为85 V,闪光灯闪光一次通过的电荷量不变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形光滑导轨宽为L,矩形匀强磁场Ⅰ、Ⅱ的高和间距均为d,磁感应强度为B. 质量为 m 的水平金属杆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Ⅰ和Ⅱ时的速度相等.金属杆在导轨间的电阻为R,与导轨接触良好,其余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金属杆
(A)刚进入磁场Ⅰ时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B)穿过磁场Ⅰ的时间大于在两磁场之间的运动时间
(C)穿过两磁场产生的总热量为4mgd (D)释放时距磁场Ⅰ上边界的高度 h 可能小于m2gR2/2B4L4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
10.(8分)一同学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题10-1图所示是正准备接入最后一根导线(图中虚线所示)时的实验电路.指出图中在器材操作上存在的两个不妥之处。
(2)实验测得的电阻箱阻值 R 和电流表示数 I,以及计算的 1/I 数据见下表:
R / Ω: 8.0;7.0;6.0;5.0;4.0。I / A:0.15;0.17;0.19;0.22;0.26。1/I / A-1:6.7;6.0;5.3;4.5;3.8。
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 R — 1/I 关系图象. 由图象计算出该干电池的电动势____▲____V;内阻____▲____Ω.
(3)为了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在测出上述数据后,该同学将一只量程为100mV的电压表并联在电流表的两端.调节电阻箱,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33A时,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题10-2图所示,则该干电池的电动势应为_▲_V;内阻应为_▲_Ω.
11.(10分)用如图示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g.细绳跨过固定在铁架台上的滑轮,两端各悬挂一只质量M 的重锤.实验操作如下:①用米尺量出重锤1底端距地面的高度 H; ②在重锤1上加上质量为 m 的小钩码;
③左手将重锤2压在地面上,保持系统静止.释放重锤2,同时右手开启秒表,在重锤1落地时停止计时,记录下落时间;
④重复测量3次下落时间,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值t。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④可以减小对下落时间 t 测量的__▲__(填偶然或系统)误差.
(2)实验要求小钩码的质量 m 要比重锤的质量 M 小很多,主要是为了__▲__.
(A)使 H 测得更准确 (B)使重锤1下落时间长一些 (C)使系统的总质量近似等于2M (D)使细绳拉力与小钩码重力近似相等
(3)滑轮的摩擦阻力会引起实验误差.现提供一些橡皮泥用于减小该误差,可以怎么做?
(4)使用橡皮泥改进实验后,重新进行实验测量,并测出所用橡皮泥的质量为m0.用实验中的测量量和已知量表示g,得g=__▲__.
12.本题包括A、B、C 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 两小题评分.
A.[选修3–3](12分) (1)如题12A-1图所示,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外包着纱布,纱布的下端浸在水中.纱布中的水在蒸发时带走热量,使温度计示数低于周围空气温度.当空气温度不变,若一段时间后发现该温度计示数减小,则____▲____。
(A)空气的相对湿度减小 (B)空气中水蒸汽的压强增大(C)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减小(D)空气中水的饱和气压增大
(2)一定量的氧气贮存在密封容器中,在T1和T2温度下其分子速率分布的情况见右表。
速率区间100以下m·s-1:T10.7/%,T21.4%;100~200m·s-1:T15.4/%,T28.1%;200~300m·s-1:T111.9/%,T217.0%;300~400m·s-1:T117.4/%,T221.4%;400~500m·s-1:T118.6/%,T220.4%;500~600m·s-1:T116.7/%,T215.1%;600~700m·s-1:T112.9/%,T29.2%;700~800m·s-1:T17.9/%,T24.5%;800~900m·s-1:T14.6/%,T22.0%;900以上m·s-1:T13.9/%,T20.9%。则T1 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T2.若约10%的氧气从容器中泄漏,泄漏前后容器内温度均为T1 ,则在泄漏后的容器中,速率处于400~500 m/s区间的氧气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6%。
(3)如题12A-2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 A 时压强为2.0×105 Pa,经历A→B→C→A 的过程,整个过程中对外界放出61.4 J 热量。求该气体在 A→B 过程中对外界所做的功.
B.[选修3–4](12分) (1)梳子在梳头后带上电荷,摇动这把梳子在空中产生电磁波.该电磁波_▲_.
(A)是横波 (B)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只能沿着梳子摇动的方向传播 (D)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 m/ s
(2)两束单色光 A、B 的波长分别为 λA 、λB ,且 λA > λB ,则___▲___(填A或B)在水中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较大.用同一装置进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时,可以观察到___▲___(填A或B)产生的条纹间距较大.
(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x = 0 和 x = 0.6 m处的两个质点 A、B 振动图象如图示。波长大于0.6 m,求其波速和波长.
C.[选修3–5](12分)(1)A 和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分别为 T和2T,则相同质量A 和 B 经过2T后,剩有A 和 B 质量比为__▲__.
(A)1:4 | (B)1:2 | (C)2:1 | (D)4:1 |
(2)光电效应实验中,用波长为 λ0的单色光A 照射某金属板时,刚好有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当波长为λ0/2 的单色光B照射该金属板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_____▲_____,A、B 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_____▲_____.(已知普朗克常量为 h、光速为 c)
(3)如图所示,悬挂于竖直弹簧下端的小球质量为 m,运动速度的大小为 v,方向向下.经过时间 t,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v,方向变为向上.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 g,求该运动过程中,小球所受弹簧弹力冲量的大小.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3.(15分)如图示,两条平行的光滑金属导轨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间距为d.导轨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 B,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质量为 m 的金属棒被固定在导轨上,距底端的距离为s,导轨与外接电源相连,使金属棒通有电流.金属棒被松开后,以加速度a沿导轨匀加速下滑,金属棒中的电流始终保持恒定,重力加速度为g.求下滑到底端的过程中,金属棒
(1)末速度的大小 v ; (2)通过的电流大小 I ; (3)通过的电荷量 Q .
14.(16分)如图示,钉子 A、B 相距5 l ,处于同一高度.细线的一端系有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另一端绕过 A 固定于 B.质量为 m 的小球固定在细线上 C 点,B、C 间的线长3 l 。用手竖直向下拉住小球,使小球和物块都静止,此时 BC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3°。松手后,小球运动到与 A、B 相同高度时的速度为零,然后向下运动。忽略摩擦,重力加速度 g,取sin53° = 0.8,cos53° = 0.6。求:
(1)小球受到手的拉力大小 F ; (2)物块和小球的质量之比 M:m ; (3)小球向下运动到最低点时,物块 M 所受的拉力大小 T 。
15.(16分)如图示,真空中四个相同的矩形匀强磁场区域,高为4d,宽为 d,中间两个磁场区域间隔为2d,中轴线与磁场区域两侧相交于 O、O′点,各区域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某粒子质量为 m、电荷量为+q,从 O 沿轴线射入磁场.当入射速度为 v0 时,粒子从O上方 d/2 处射出磁场.取 sin53° = 0.8,cos53° = 0.6。 (1)求磁感应强度大小 B ; (2)入射速度为5v0 时,求粒子从 O 运动到 O′的时间t ;
(3)入射速度仍为5v0 ,通过沿轴线 OO′平移中间两个磁场(磁场不重叠),可使粒子从 O运动到O′的时间增加 Δt,求 Δt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