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qq123s.com
student study
of school

首页>高考试卷>正文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史 参考答案

1. D 2. B 3. D 4. A 5. C 6. B 7. D 8. B 9. A 10. C 11. C 12. A 13. B 14. D 15. C 16. B 17. D 18. C 19. D 20. A

21.(1)原因:不同:第一次:本土文化内部的融合;第二次:东方文化内部的融合(与东方局部地区文化的融合);第三次: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与西方文化的融合)。

22.(1)准备:发展内地军工企业;改善交通;增加国防建设费用。
    背景: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兴起;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2)举措:建立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统制经济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内迁。  (3)影响:提供了长期抗战的经济支持;促进了西南地区的开发;改变了全国工业的布局;造成了官僚资本的膨胀;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3.(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  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  目的: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24.A.(1)背景: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维新派要求变法;科举制存在弊端;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需要(社会需要新式人才)。
  (2)简评:打击了旧学;传播了新学;有利于思想解放;对推行新式教育有积极影响;改革不彻底(仍存在科举程式化的弊病)。
    B.  (1)观点:农村不应过早取消商品货币(共产主义不排斥商品货币关系);商业是沟通工业和农业的渠道;国营企业要实行商业化准则;健全货币财政体系为社会主义服务;要尊重市场规律。    个人经历:接受印度传统教育;目睹西方工业文明现状。
  (2)简评: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的经验教训;探讨了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说;对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但未能在苏联后来的建设中得以坚持);为其他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借鉴。
    C. (1)推论:人类起源于非洲。     理由: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在非洲。     理论:生物进化论。
(2)学科:人类学;考古学;地理学:生物学。发现:露西猿人。(3)影响:形成人类起源的单一地区说;引发对人类起源地的长期争论。
    D. (1)目的:安定北方;便于控制全国;显示皇权至上。     特点:前朝后寝;沿中轴线排列;对称格局;以三大殿为中心。
  (2)价值:人类创造力的杰作;超越时代的产物;伟大传统的体现。

(来源:网络整理 仅供参考)
青青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9 青青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辽ICP备19008172号-1  辽公网安备:210702020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