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北京拥有故宫、国家博物馆等综合性博物馆,自然、天文等专门博物馆,钱币、戏曲等内容专精的博物馆以及众多的名人故居。北京市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打造"博物馆之城"①旨在恢复传统文化,增加文化的积累②可推动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互通,实现文化趋同 ③能为人们创造有意义的文化体验,带动文化产业发展 ④有利于发挥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助力文化中心建设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邮票采用连票形式,第一图集中表现了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人民警察、志愿者等群体形象,第二图以医务工作者形象为主体," 众"字将两枚邮票紧密连接。邮票的设计 ①在方寸之间记录了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历程,讲述了中国故事 ②描绘了中华儿女逆行出征的场景,彰显了英勇无畏的奉献精神 ③凝聚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④是重大现实事件在设计者头脑中的客观映象,体现了物质的力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传统农业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有学校组织学生到京郊参加插秧、开镰等农事体验活动,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丰收的喜悦。这一做法①说明农耕生产方式已成为文化遗产,应加大保护力度②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农耕文化,深化对农耕生产方式的认识③可以增强青少年变革自然的能力,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④有利于引导青少年珍惜劳动果实,培养吃苦耐劳的意志品格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永定河,出西山,碧水环绕北京湾……",永定河见证了北京城发展历史。20世纪末,永定河北京段基本干涸。如今,随着综合治理工程的推进和"引黄入京"生态补水的实施,北京段实现全线通水,"卢沟晓月"美景重现。永定河治理工程的实施①实现了主次矛盾的转化,使永定河北京段由基本干涸到通水②改变了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用"远水"解了"近渴" ③得益于统筹规划、协同治理,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 ④体现了实践的能动性,说明生态修复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5.智能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几乎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但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扫码购物、网上办事、线上挂号等都难以适应,方便的智能应用反而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智能技术带来的"不便",是违背科技发展规律的表现 B.智能技术带的"便"与"不便",说明矛盾斗争性是相对的
C.智能技术被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矛盾主要方面 D.智能技术的应用要注重价值考量,坚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我们的城市---北京儿童城市规划宣传教育计划”由北京市主办的公益宣传教育项目,策划四节线上城市探索公开课。回答下题。
探寻北京城的脊梁—万春亭看北京中轴线
跟随参与中轴线申遗的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登上景山万春亭,探寻北京中轴线,感受中轴线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穿越城市的绿色之路—从自行车高速路到城市慢行系统规划:
与城市交通规划师和骑行达人探秘“回龙观自行车高速路”,了解未来北京为建设“步行与自行车友好城市”将作出怎样的努力。
寻找北京古城的蓝色脉络—胡同巷里看玉河:
与城市水系规划师和博物学家在胡同里寻找玉河,讲述作为京杭大运河组成部分的玉河的变迁,理解水系对城市的意义。
小空间•大侦探—城市公共空间观测与营造:
跟随社区的责任规划师,学习如何观测城市公共空间特点,搜集城市空间问题的“证据”,据此循证设计,改造一个街头公共空间。
6.探索中轴线,探秘"自行车高速路",寻找玉河,城市公共空间观测与营造,这些课程
①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社会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实现了共性与个性的转化 ②使儿童在"城市探索"中获得间接经验,了解所生活的城市,提高参与意识 ③鼓励儿童参与城市规划,尊重儿童的知情权,保障其政治义务的履行 ④发挥了政府在社会教育方面的作用,市政府行使文化职能的具体体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在"城市空间观测和营造"时适合采取的做法是 ①在观测城市公共空间时应着眼公共性,关注不同人群的诉求 ②应基于市场原则,对有限的公共空间资源实现优化配置 ③搜集"证据"时,做好调查研究,要求居民提供个人信息 ④循环设计、确定方案时,注意查询相关法律文件,审查方案的合法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某街道办事处主动征集居民需求,同时挖掘社会资源,鼓励辖区企业参与"接单"。街道办事处从居民中收集到教育培训、硬件建设、精神慰藉、健康服务等方面的需求,梳理成"邻里清单",这些需求被辖区企业、单位和部门全部认领,惠及两万多人。这一做法的内在逻辑是
A."邻里清单"来自居民,实现了经济管理的民主化 | B.让市场主动提供公共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 | |
C.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合作,将居民需求与社会资源连接 | D.基层政府简政放权,提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水平 |
9.在2020年3月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有这样一组数据: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 派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①可以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②有助于因时、因势、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消除收入差距 ③更好发挥国家机关在脱贫攻坚中的监督作用,提升服务水平 ④强化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增强党的群众组织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委员会部分工作如下,下列 推断正确的是 ①全国人大与各国议会的职权相同,具有交往交流的基础 ②全国人大与各国议会的友好交往,有利于增进共识,促进合作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在高层外交中起到积极作用 ④全国人大服务党和国家外交大局,在对外交往中发挥着独特优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1.国家建立粮食储备制度,通过粮食储备企业收储放储,保证国内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增加粮食储备,可以提高农民的粮食供给弹性 B.按照市场价格收储粮食,能促使种粮农民调整种植结构
C.粮食储备企业权衡粮食储量和市场价格,提高种粮农民收入 D.粮食储备企业收放储备粮,减少粮价波动,保证粮食价值稳定
12.近年我国饮料行业产销均呈上升趋势健康化、个性化、功能化的饮料成为市场热点。包装饮用水、茶饮料、功能饮料等销售额增长较快,碳酸饮料的市场份额下降。对于饮料市场的 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饮料行业产量增长,表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②消费者的偏好变动,促进饮料市场产品结构调整③恩格尔系数的提高,带动了饮料市场的消费升级 ④饮料企业可通过对多样化的产品差别定价,增加盈利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3.近年来,我国推出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对制造业增值税税率的有关调整如下表所示。2018 年 5 月 1 日, 制造业增值税税率17%降至 16%。2019 年 4 月 1 日 ,制造业增值税税率16%降至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资本流出制造业加快 ,制造业的利润率提高 | B.制造业上缴所得税增加,机器设备更新放缓 | |
C.消费者购买制造业生产的生活资料,可分享减税收益 | D.产品为卖方市场的制造业企业,所获减税收益较少 |
14.电商、社交媒体、网约车等平台经济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就平台运营企业及其使用者而言,随着平台使用者的增加,平台经济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由数据驱动、平台支撑、网络协同的经济活动单元所构成的新经济系统。①平台使用者的交易成本降低②平台与使用者之间的替代性增强③平台运营的 边际成本降低④平台运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变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5.利率在宏观调控经济运行中发挥重要作用。对于这种调控作用,下列图形描述正确的是
本卷共5题,共55分。
16.(8分)在中华文化中,色彩不仅意味着客观自然的颜色,也包含着深邃的情感。骤雨初歇,云散风息,抬头望见纤尘不染的天色,是"雨过天青";黛色是指如黛石的青黑色,松柏"黛色参天二千尺",远山"遥看黛色知何处";月白则是带一点微蓝的白色,被认为宁静中带着高洁,颇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日前,以"霞光红、迎春黄、天霁蓝、长城灰、瑞雪白"为主色,"天青、梅红、竹绿、冰蓝、吉柿"为间色,"墨、金、银"为辅助色的北京 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色彩系统正式发布。据介绍,色彩系统来源于对自然四时、天地五方和二十四节气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将广泛运用于竞赛场馆、电视转播、指示系统、制服设计等领域。
(1)举例说明北京2022年冬奥色彩系统中所包含的中华文化元素。(2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如何增强中华文化的传播力。(6分)
17.(10分) 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可看到"价格查询"和"价格监测"栏目,点击"价格监测"出现信息:
(1)运用《 经济生活 》知识,说明为什么 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对这些商品进行价格 监测。(4分)
(2)继续点击,可看到该网站发布的白萝卜价格信息(上图)。推测白萝卜批发价和零售价差异,农贸零售价和超市零售价差异的经济原因。(6分)
18.(8分)从提案到健康福祉
【缘起】: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在义诊的过程中,看到了很多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实例。 经过调研,他与其他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大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医疗保障力度的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召开重点提案选题协商会,汇集了多份提案的意见,将《关 于打赢精准健康脱贫攻坚战的提案》遴选为全国政协重点督办提案。
【调研】:一个月后,全国政协调研组赴湖北、宁夏,开展重点提案督办调研,走访基层医院和患有慢性病的贫困户。如何才能让贫困户既看得起病又看得好病,成为大家讨论的新焦点。
委员 1 提出:“完善医疗托底保障体系是防止因病致贫的重要举措。”委员 2 提出:“如何保证托底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是重中之重。”
【后续】:两个月后,提案的主办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 家医疗保障局及国务院扶贫办制定印发了《健康扶贫三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大病保险要加大倾斜支付力度,对农村贫困人口降低起付线 50%、 提高支付比例 5 个百分点,加大贫困地区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委员们关注的托底医疗保障、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贫困人口慢性病精准救治等问题被写进《方案》。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一份提案是如何转变成健康福祉的?
19.(12分)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处理成为生态治理的重要议题。80年代以来,我国解决生活垃圾问题的政策经过以下演进历程:
阶段 | 突出问题 | 具体做法 | 政策规划 |
政策萌芽 | 垃圾增长、垃圾污染 | 垃圾焚烧与填埋 | 发布行政命令,制定专项法规,实行政府管制 。 《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试行)》(1982 年)、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1993 年)等 |
起步发展 | 垃圾填埋安全隐患、规划选址不合理 | 提高垃圾处理技术和能力,完善市场监督 | 纳入整体规划,出台法律法规,制定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进行政策试点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简称《固废法》)(1995 年)、城镇污染综合治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等 |
转型调整 | 无害化处理水平与垃圾增速不匹配 | 处理产业化,社会资本参与,公众环保教育,社会监督 | 出台法律法规,实行政府采购、特许经营和市场准入, 保障信息公开。《固废法》(2004 年首次修订)、新版《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07 年)等 |
深化发展 | 垃圾分类不到位、 资源利用率低 | 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调动社会团体和公众参与,鼓励志愿活动 | 出台法律法规,开展环保督查,政策试点不断扩大,进行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2015 年修正)、北京和上海等地出台地方性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固废法》(2020 年修订)等 |
(1)运用《 政治生活 》知识,说明我国在解决生活垃圾问题上政策演进的特点。(6分)
(2)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政策优化需要注意哪些方面。(6分)
20.(8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
新观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完成以下抗疫举措的示意图。
21.(9分)大自然的造化力量,创造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化”也体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理问题时的“化繁为简”,人际关系中的“化干戈为玉帛”,艺术创作上的“化腐朽为神奇”社会发展中的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现代化等等。
“化”,甲骨文写作,左边为头朝下倒立的人,右边为头朝上站立的人。一个 “化”字,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智慧,《周易》中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如何理解"化"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