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dent study |
of school |
1. C | 2. B | 3. C | 4. A | 5. D | 6. B | 7. A | 8. D | 9. A | 10. B | 11. D | 12. C | 13. D | 14. A | 15. C | 16. A |
17.(1)来源:①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 ②制度外的税费。(3分,答新增税费只给2分)(全抄材料给一分)
(2)特征:①北宋前期,财权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 ②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
③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 ④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财权下移;
⑤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
18.(1)背景:①西学东渐;②戊戌维新;③清末新政;④民国建立;⑤政府示范与推行。 (2)影响:①人们获得较为充分的休息时间; ②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③促进社会消费; ④促进旅游与休闲经济发展; ⑤提升社会文明、改变社会风尚等。
19.(1)特点:①科学与生产直接结合; ②科学研究集体化; ③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大量创办; ④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提高。
(2)变化: ①19世纪晚期,企业逐步取代个人成为科研主体。 ②二战后科研主体由企业上升到国家层面。
影响: ①推动了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②促进了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推动了一系列重大领域的突破; ④导致了美苏实力的增强,强化了美苏争霸的格局。
20. 论题:历史在承继中变革 论证:许多思想家深刻认识到历史发展的复杂性,如顾炎武认为传统中蕴含着发展变化的因素,应该顺应这种变化的趋势适时变革。揆诸史实,历史总是在赓续中嬗变。如北宋建立初期,为改变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巩固统治,沿用唐制并有所创设。在中央以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同时设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分宰相之权;在地方保留节度使,但剥夺其实权,改派文臣知州事并设转运使等加强监管。由此,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 结论:综上所述,承继传统、顺应时势的变革是推动历史进步的重要因素。